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暨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网),是由北京名山名寺名观文化发展中心创办的学术交流平台,恰逢“一带一路”战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之际。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名山名寺名观文化”里所蕴含的儒释道文化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契合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价值体系的构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6届大会上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简称为《文化线路宪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行动指南》中指出,文化线路遗产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文化线路注入了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即由重视静态遗产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方向发展,由单个遗产向同时重视群体遗产方向发展。文化线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遗传价值和考古价值,还具有很丰富的旅游价值。
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作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平台,将秉持开放包容的学术理念,以当代新丝绸之路暨“一带一路”战略为宏观视野,聚焦“名山”、“名寺”、“名观”为代表的微观历史文化元素,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推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复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此,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将征集“文化线路遗产保护” 调研基地和案例,各申请机构主要以自荐的形式将有关材料报送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负责。经综合评定、考察后,授予“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调研基地证书,并且对机构负责人颁发委员会行业研究员证书或顾问证书。条件成熟后,将联合相关机构适时召开“一带一路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和论坛。 欢迎来电咨询!电话:18511935880 联系人:秘书长何松涛 电邮:hst1977@126.com